2月8日,“金木荟萃和合三台——台州民间珍藏造像铜炉展”在市博物馆四楼民间收藏厅开展。此次展出的154件藏品,比例协调和谐,形象丰满圆润,气韵和美大度,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台州民间收藏造像和铜炉的面貌。
本次展出的藏品,特色鲜明。首先,藏品展示的对象集中,形式多样。所有藏品分造像和铜炉两类,其中,造像以佛教中的佛、菩萨为主。其次,藏品的时间跨度大。最早的有唐代出品,最晚的是当代艺术家的作品,明代出品的藏品尤其多。再次,藏品艺术性高,有巧夺天工之妙。比如唐代出品的铜鎏金观音菩萨像,出自长安,历经千余年后,鎏金仍然基本完好,菩萨发髻高束,腰线流畅,披巾飞扬,是典型的唐代杨柳观音立像。道教南宗始祖紫阳真人张伯端是北宋台州人,目前仅见的明代铜紫阳真人像也在此次展品之列。
台州民间收藏,历史悠久。其肇始于北宋,兴盛于南宋,持续于元明,鼎盛于清代,渐衰于民国。其中名家如陈贻范、贾似道、柯九思、陶宗仪、洪颐煊等,或为名宦巨卿,或为学者艺士,皆富于古籍、金石书画和其它文物的收藏。改革开放后,台州民间收藏又如雨后春笋,渐呈生机,蔚为大观。
本次展览截止5月8日,春节假期中除夕、初一闭馆,其他时间照常开馆。有兴趣的市民可前去观赏。